国际多项指南中,对于发布<4.5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阿替普酶(Alteplase)进行静脉溶栓。

而替奈普酶是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替奈普酶能否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选溶栓药物?

之前TRACE-1研究表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0.25 mg/kg的替奈普酶耐受性良好,且替奈普酶的安全性与0.9 mg/kg阿替普酶相似。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在Lancet上发表TRACE-2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符合标准静脉溶栓但不符合或拒绝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替奈普酶0.25 mg/kg溶栓疗效不劣于0.9 mg/kg阿替普酶。

TRACE-2研究研究纳入中国53家医院的1430例符合标准静脉溶栓条件但不符合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条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迄今为止已完成的在亚洲人群中比较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大规模研究。

患者随机接受静脉注射替奈普酶(0.25 mg/kg,最大剂量25 mg)或静脉注射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90 mg)。主要疗效终点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

替萘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分别有62%(439/705)和58%(405/696)的患者获得良好功能预后,两组差异达到非劣效性。

替萘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分别有46(7%)例而为35例(5%)在90天内死亡,两组无差异。

替萘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分别有15例(2%)和13例(2%)患者在36小时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同样无差异。

作者指出,与阿替普酶相比,给药方便、起效快使替奈普酶(单次静脉推注)独具优势。目前来看0.25 mg/kg是替奈普酶用于急性期治疗的最优剂量。

这项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静脉注射替奈普酶0.25 mg/kg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药物。

来源: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a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TRACE-2): a phase 3,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 The Lancet, 9 February 2023.

责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