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田致寰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68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施行TAVR。

此例手术是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开展的TAVR,为顺利完成手术,田致寰教授组织手术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对术前CT及超声影像结果展开细致的分析和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及风险预案,最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无残余瓣周漏,患者获益明显。此次手术圆满完成,标志着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以田致寰教授为首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TAVR之路上全面起航。

患者信息 患者:女,68岁

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 术前评估 超声检查 主动脉瓣钙化,重度狭窄并轻度反流 主动脉瓣瓣膜增厚 三尖瓣中度反流 二尖瓣轻度反流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最大跨瓣压差为111mmHg 平均跨瓣压差为63mmHg 血流峰值流速为5.26m/s 左室射血分数(LVEF):75% 生化指标检查 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抗体 ,心衰标志物,大小便常规无异常。

入路情况 右入路最小可通过6.4mm,左入路最小可通过6.3mm 主动脉弓角度:113.8°

手术过程 术前分析及策略制定

术前田致寰教授带领团队对此病例进行多学科综合分析评估,并组织讨论制定适宜的手术策略: 在全麻下,选择股动脉为入路,选择18号球囊预扩,植入TAV21瓣膜; 预埋支架以降低冠脉风险,瓣膜释放后结合造影和超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使用VitaFlow Liberty™电动可回收瓣膜输送系统以确保瓣膜的稳定释放,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评估 术后造影及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反流,存在轻微瓣周漏,瓣膜置入位置良好,形态完整,术后跨瓣压差即刻改善,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的63mmHg改善至术后的6mmHg,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获益明显,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次日,患者转至普通病房,术后第三天即可下床活动。

术后讨论 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术需要进行开胸手术,创伤大,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而言手术风险高。TAVR是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患者治疗复杂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反流的一种有效方式。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相比,其具有瓣膜开口面积大,创伤小,就医者恢复快等特点,无需开胸,利于术后恢复,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且其具有高龄耐受,适合二次手术的特点,只需一个5至6mm大小的穿刺点,即可实现心脏主动脉瓣的置换,手术优势明显。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对心脏瓣膜疾病治疗方法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表现了医院心脏手术团队技术的与时俱进,同时也为辖区内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田致寰医生表示:“术前通过我院高质量心脏CT为患者进行精确评估,考虑患者左冠脉开口低,可能造成冠脉闭塞。使用微创瓣膜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同时行烟囱技术保护心脏冠脉开口,此次烟囱支架+TAVR一站式手术是郴州地区首例。经过本次手术,各科室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组建了以心内科为中心的多学科瓣膜诊疗团队,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诊疗方案,标志着我院心脏瓣膜病诊疗迈上了新台阶。”

专家信息 田致寰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心源性卒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3年的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结构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疑难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独立熟练开展各类复杂高危冠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等介入治疗,并在多项心脏介入技术方面填补了湘南地区空白。

责任编辑:安好